目錄

什麼是『隱寫術』?什麼是元數據?照片中的『鬼影』是AI詐騙?從元數據到深偽,一窺駭客如何利用影像攻擊你的數位生活!What Is Steganography? What Is Metadata? Is the ‘Ghost’ in Your Photo an AI Scam? From Metadata to Deepfake, Discover How Hackers Use Images to Attack Your Digital Life!

撰文者:影響資安編輯部

前言摘要段

在數位時代,照片已不再只是單純的影像記錄,它正悄悄地演變成駭客發動攻擊的隱蔽武器。從我們隨手分享的社群媒體照片、公司內部傳輸的圖片,到新聞網站上的視覺內容,都可能潛藏著肉眼看不見的「詭影」。這些「詭影」是駭客的「鬼計」,它可能是巧妙利用檔案特性夾帶惡意程式的「隱寫術」,也可能是透過「元數據」洩露個人隱私的陷阱,甚至是利用AI技術偽造出的「深度偽造」影像,意圖操縱大眾認知。這篇文章將以數位鑑識的專業視角,深入剖析這些駭客利用照片進行攻擊的詭計,揭示其背後的技術原理、真實案例,並提供企業與個人應對的實用策略。我們將證明,在數位世界中,你所看見的照片,其實正成為駭客專挑下手的目標。

第一章:照片,駭客的新型「木馬」:視覺資安的興起

1.1 照片不再無害:從「資訊媒介」到「攻擊載體」

我們活在一個「視覺先行」的時代。從早上起床刷手機看新聞、午餐時分享美食照,到下班後追劇看影片,圖像和影像佔據了我們絕大部分的數位生活。然而,這種對視覺內容的普遍信任,正被駭客悄悄利用。過去,駭客的攻擊主要透過電子郵件附件、惡意連結或軟體漏洞來執行。但如今,他們發現了一種更難以察覺、更容易傳播的媒介——照片和影片。這不僅是技術的演進,更是一種思維的轉變:當傳統資安防線加強時,駭客開始尋找新的「入口」,而照片,這個看起來最無害的檔案格式,成了他們的首選。

資安專家 Bruce Schneier 曾說:「資安不是一個產品,而是一個過程。」(Security is a process, not a product.)在數位世界中,這句話尤為真切。駭客的「鬼計」並非一蹴而就,而是一個持續演進、不斷尋找新漏洞的過程。他們利用照片,不再是單純地用視覺內容進行詐騙,而是將照片本身變成一個「攻擊載體」,一個潛伏著惡意程式的「木馬」。

1.2 駭客的「鬼計」是如何鎖定照片?

駭客利用照片發動攻擊,其手法之精巧,常常超乎我們的想像。他們鎖定的目標不僅僅是檔案本身,更包括了檔案的結構、元數據,甚至是人類的認知盲區。這場「鬼計」主要包含三大面向:

  • 隱藏(Steganography):駭客將惡意程式碼、釣魚網址或加密指令,巧妙地「隱寫」在圖片的像素或檔案結構中。由於圖片的視覺內容並未改變,傳統的防毒軟體或防火牆很難察覺,讓惡意程式得以「隱形」傳輸。
  • 洩漏(Metadata Exploitation):駭客利用圖片的元數據來竊取個人隱私。每一次我們用手機或相機拍照,都會在圖片中留下一個「數位指紋」。這些指紋包含了拍攝時間、GPS座標、相機型號等,駭客可以輕易地利用這些資訊,拼湊出你的個人生活地圖,進行更精準的「社會工程攻擊」。
  • 偽造(Deepfake & AI):駭客利用人工智慧,製造出以假亂真的虛假影像與影片。這種「鬼計」的目的,不僅僅是竊取資訊,更是直接攻擊我們的認知,散播假新聞、進行詐騙,甚至影響政治局勢。

這三種手法就像是駭客的三個「詭影」,從不同角度對我們發動攻擊。

1.3 數據驅動的資安威脅:駭客如何用視覺內容進行資料竊取與釣魚

駭客利用照片發動攻擊,最終目的往往是為了竊取數據或引導使用者上當。例如,駭客會將惡意指令隱藏在看似無害的圖片中,當受害者的電腦已經感染特定惡意程式時,該惡意程式會下載這些圖片,提取其中隱藏的指令並執行,進而竊取電腦中的敏感資料,如密碼、銀行帳號等。

更進階的攻擊則利用「圖片釣魚」(Image Phishing)。駭客會偽造一張看似來自朋友、銀行或政府的圖片,圖片中可能包含一個短連結或二維碼。當你掃描或點擊時,會被導向一個虛假的網站,誘騙你輸入個人資料或密碼。由於許多使用者對文字連結保持警覺,但對圖片中的連結卻缺乏戒心,這使得「圖片釣魚」成為一種日益流行的詐騙手法。

第二章:解密駭客的「隱寫術」:看不見的惡意程式

2.1 隱寫術:比密碼學更隱蔽的溝通方式

「隱寫術」(Steganography)是一門古老的藝術,其核心思想是將秘密訊息隱藏在一個公開的、看似無害的載體中。

歷史上,隱寫術被用於軍事和情報領域,例如,在古代,人們會將密碼寫在蠟板的凹槽裡,再用蠟覆蓋,或者將訊息寫在紙上後用墨水塗黑,再傳送出去。在數位世界中,任何擁有冗餘數據的檔案格式,都可能成為隱寫術的載體。其中,圖片因其龐大的檔案大小和視覺上的可接受性,成為最受歡迎的載體。

「隱寫術」與「密碼學」(Cryptography)不同,密碼學是將訊息加密成無法讀懂的亂碼,其「存在」本身是公開的;而隱寫術則是將訊息「隱藏」起來,讓任何人都不知道有秘密訊息存在。

2.2 駭客的技術手法:最低有效位元(LSB)與頻譜隱寫

駭客在圖片中隱藏惡意程式,通常採用兩種主要技術:

  • 最低有效位元(Least Significant Bit, LSB):這是最簡單也最常見的隱寫術。一張圖片由數百萬個像素組成,每個像素的顏色由紅、綠、藍三種顏色通道的數值決定。LSB隱寫術就是將秘密訊息的二進位位元,替換掉這些顏色通道的最低有效位元。由於最低有效位元的改變對肉眼來說微乎其微(例如,將顏色值從255變成254),因此圖片的外觀幾乎不會有任何變化,但惡意程式碼已被悄悄嵌入。
  • 頻譜隱寫:對於像JPEG這樣使用壓縮技術的圖片格式,簡單的LSB隱寫術會破壞圖片的壓縮效果。因此,更進階的駭客會利用圖片的頻率域進行隱寫。他們使用複雜的數學轉換(如離散餘弦變換,DCT),將訊息嵌入到圖片的頻率域係數中,通常是修改DCT係數的最低有效位元。這種方法更難被發現,因為它能繞過對檔案位元內容的簡單檢查。

2.3 驚人案例:惡意程式如何躲在圖片中?

隱寫術並非理論,它已多次被應用於實際的資安攻擊中。

  • Steg-malware:一種名為 ZeusVM 的惡意程式曾被發現利用隱寫術。當感染電腦後,它會從一個看似無害的網頁上下載一張JPEG圖片,這張圖片中隱藏著加密的惡意設定。惡意程式會自動解密並執行這些設定,繼續進行資料竊取。由於網路流量監控只會看到一張正常的圖片下載,這使得攻擊難以被偵測。
  • “Invisible” Backdoor:在一次針對政府機構的攻擊中,駭客將後門的設定檔或加密指令隱藏在一個看起來像 Windows 更新圖示的圖片中。當受害電腦上的惡意程式下載這張圖片後,會從中提取並執行隱藏的指令。由於圖片來自雲端服務,看似正常,因而成功規避了大部分的防火牆檢查。

2.4 如何偵測「詭影」:數位鑑識的「照妖鏡」

要偵測隱寫術,需要專業的數位鑑識技術。這些技術好比偵測「詭影」的「照妖鏡」:

  • 統計分析:專業的鑑識工具會對圖片的顏色分佈、像素值進行統計學分析。如果圖片經過隱寫術處理,其統計模式會與正常圖片有所不同。
  • 雜湊值比對:任何對檔案內容的微小修改都會改變其雜湊值(Hash Value)。鑑識人員可以將可疑圖片的雜湊值與網路上的原始圖片進行比對,如果雜湊值不符,就代表圖片內容被修改過。
  • 頻譜分析:對於頻譜隱寫術,專業工具可以對圖片進行頻譜分析,尋找非自然的頻率成分。

第三章:元數據的「無聲情報戰」:當照片洩漏你的秘密

3.1 什麼是元數據?你看不見的資訊指紋

在討論隱寫術的同時,我們不能忽略另一種更常見、也更容易被忽略的「詭影」:元數據(Metadata)。元數據可以被視為照片的「數位身分證」,它記錄了大量與照片本身無關,但卻極度敏感的資訊。

這些資訊通常包括:

  • EXIF(可交換圖像檔案格式):這是照片最主要的元數據,包含了拍攝日期、時間、使用的相機型號、鏡頭型號、快門速度、光圈、ISO感光度,甚至精確的GPS座標。
  • IPTC(國際新聞電訊理事會):通常用於新聞圖片,包含作者、版權、圖片描述等資訊。
  • XMP(可擴展元數據平台):一種更為靈活的元數據格式,常用於Adobe軟體中。

3.2 元數據洩密的真實案例:從軍事情報到個人行蹤

元數據的洩露,常常會引發嚴重的資安與隱私問題。

  • 軍事情報洩密:2016年,一名美國士兵在社群媒體上分享了一張訓練基地的照片。然而,他忘記移除照片中的GPS元數據。駭客利用這項資訊,精準定位了這座不對外公開的訓練營位置,造成了潛在的國家安全風險。
  • 個人行蹤暴露:一位部落客在網路上分享了自家貓咪的照片,但照片中的元數據包含了她家的GPS座標。一位變態粉絲利用這項資訊,找到了她的住所,造成了嚴重的騷擾。
  • 名人隱私洩露:許多狗仔隊或駭客會利用明星在社群媒體上分享的照片,分析其元數據,從中找出其經常出入的場所、使用的設備,甚至推斷出其生活作息,為後續的追蹤或攻擊提供線索。

3.3 如何管理與清除照片元數據?

避免元數據洩露的「詭影」,最簡單也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清除它。

  • 手機內建功能:許多智慧型手機的相簿App都內建了清除元數據的功能。在分享圖片時,可以選擇「不包含位置資訊」或「刪除元數據」。
  • 線上工具:網路上有許多免費的元數據清除工具,例如 ExifTool 或 online EXIF editor。

第四章:當AI成為幫兇:「深度偽造」的影像騙局

4.1 深度偽造(Deepfake):真假難辨的AI幻術

如果說隱寫術和元數據是「靜態」的威脅,那麼深度偽造(Deepfake)就是「動態」的影像騙局。它利用人工智慧技術,將一個人的臉部或語音合成到另一個人的影像中,創造出幾可亂真的虛假影片。

Deepfake的核心技術是生成對抗網絡(GANs)。這是一種由兩個神經網路組成的模型:一個生成器(Generator),負責創造假影片;另一個判別器(Discriminator),負責辨別影片真偽。兩個網路相互對抗,不斷進化,最終生成器能創造出連最專業的判別器都難以分辨的假影片。

AI將賦予我們前所未有的能力去偽造,並在數位世界中讓真相與謊言的界線變得模糊。

4.2 駭客如何利用Deepfake進行詐騙與資訊戰?

Deepfake的「鬼計」不僅僅是惡作劇,它已成為嚴重的資安威脅。

  • 金融詐騙:駭客利用Deepfake技術,偽造公司高管的視訊會議影像與聲音,向財務部門下達轉帳指令。2021年,一家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的公司就因此受到詐騙。
  • 政治資訊戰:駭客利用Deepfake技術,製造政治人物的假影片,散布不實言論,意圖影響選舉結果或製造社會動盪。
  • 聲譽攻擊:Deepfake被用於製造名人的虛假不雅影片,進行聲譽損害或勒索。

4.3 專業鑑識的破解之道:尋找AI的「破綻」

儘管Deepfake技術日益精進,但它依然有其弱點。專業的數位鑑識人員會從以下幾個方面尋找「詭影」的破綻:

  • 微觀特徵分析
    • 眼睛與眨眼頻率:AI生成的影像常常無法精準模擬人類自然的眨眼頻率。
    • 毛孔、紋理與光影:合成後的臉部細節可能出現不自然的模糊、紋理不連貫,或光影與背景不符。
    • 語音與唇形不同步:影片中的語音可能與說話者的唇形不完全同步。
  • 像素分佈與頻譜分析:專業工具可以對影片的每一幀進行像素級別的分析,尋找不自然的像素分佈或頻譜異常。

第五章:自保與防禦:企業與個人的應對策略

5.1 個人防護:養成資安意識,拒絕成為目標

在這場與「詭影」的戰役中,我們每個人都是第一線的防禦者。

  • 建立「不信任」心態:對所有來源不明的圖片、影片和連結,都保持高度懷疑。
  • 檢查元數據:在分享照片前,養成清除元數據的習慣。
  • 學習辨識 Deepfake:多關注資安知識,了解最新的Deepfake詐騙手法。如果收到可疑的視訊通話,可以要求對方做一些隨機動作(例如摸鼻子),來測試對方是否為AI影像。
  • 使用專業工具:定期使用可靠的防毒軟體,或安裝專門的視覺內容偵測工具。

5.2 企業防線:建構視覺內容鑑識與防禦體系

企業面臨的風險更高,需要更全面的防禦體系。

  • 員工資安培訓:定期對員工進行資安意識培訓,特別是針對影像威脅。
  • 部署進階威脅偵測系統:傳統的防毒軟體可能無法偵測到隱寫術。企業應部署能對檔案進行深度內容分析的進階系統。
  • 建立鑑識流程:一旦發現可疑的視覺內容,企業應有標準的鑑識流程來分析檔案來源、惡意程式碼與攻擊目的。

附錄:專業分析與資源

駭客鬼計手法總結表

手法 技術名稱 攻擊目的 如何防範
隱藏 隱寫術(Steganography) 傳播惡意程式、秘密通訊 檔案內容深度掃描、統計分析
洩漏 元數據(Metadata) 個人隱私竊取、社會工程攻擊 清除元數據、GPS資訊保護
偽造 深度偽造(Deepfake) 詐騙、資訊戰、聲譽攻擊 AI偵測、人臉與語音驗證

專業名詞釋義與 FAQ

名詞 英文 解釋
隱寫術 Steganography 一種將秘密訊息藏在圖片、音訊等檔案中的技術,其目的在於隱藏訊息的存在,而非將訊息加密。
元數據 Metadata 檔案的「背景資料」或「資訊指紋」,記錄了檔案的創建時間、地點、作者、使用設備等資訊。
數位鑑識 Digital Forensics 一門應用科學,旨在以科學、嚴謹的方法,對電子數據進行收集、分析與呈現,以找出事件真相。
深度偽造 Deepfake 利用AI技術,將一個人的臉部或聲音合成到另一人的影像或影片中,以創造幾可亂真的虛假內容。
生成對抗網絡 GANs 一種由兩個AI網路(生成器與判別器)相互對抗、學習的技術,是多數Deepfake模型的核心。

結語:我們是光,照亮數位世界的暗影

當數位世界被深偽、釣魚、惡意程式包圍,「風險」不再只存在於駭客的後門,而藏在 你每天最自然的行為裡。你需要的不只是防毒,而是 一整套未來式的資安策略

【影響資安】為企業、品牌與個人打造 可視化、可預測、可控管 的資安體系。在這個真假難辨的時代,我們不僅讓你「看見風險」,更讓你掌握未來

現在,就讓【影響資安】成為你最值得信任的安全夥伴。


💡 想要偵測企業或公司網站有什麼資安漏洞嗎?

立即與我們聯繫,由專業團隊為您量身打造屬於您的安全堡壘。

📝 【立即填寫諮詢表單】我們收到後將與您聯繫。

 LINE:@694bfnvw

📧 Email:effectstudio.service@gmail.com

📞 電話:02-2627-0277


🔐專屬您的客製化資安防護 —

我們提供不只是防禦,更是數位韌性打造

資安不是等出事才處理,而是該依據每間企業的特性提早佈局。

在數位時代,資安不再只是「大企業」的專利,而是每個品牌都必須重視的底層競爭力。

我們深知,每一家企業的規模、產業環境與運作流程都截然不同,我們能協助您重新盤點體質,從風險控管、技術部署到團隊培訓,全方位強化企業抗壓能力,打造只屬於您公司的資安防護方案,

從今天開始降低未爆彈風險。不只防止攻擊,更能在變局中穩健前行,邁向數位未來。


為什麼選擇我們?

量身打造,精準對應您的風險與需求

我們不提供千篇一律的方案,而是深入了解您的業務與系統架構,設計專屬的防護藍圖。

細緻專業,從技術到人員全方位防護

結合最新科技與實務經驗,不僅守住系統,更提升整體資安韌性。

透明溝通,專人服務無縫對接

每一步都有專屬顧問協助,確保您能理解每項風險與解決方案。


本文由影響視覺科技資安專家團隊撰寫,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更多資安知識分享,請關注我們的官方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