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抗新型態社交工程攻擊:【影響資安】揭示語音網釣與AI語音偽冒的資安防禦策略!Countering New Social Engineering Attacks: Cyber Security Unveils Defense Strategies Against Vishing & AI Voice Impersonation!

對抗新型態社交工程攻擊:【影響資安】揭示語音網釣與AI語音偽冒的資安防禦策略!Countering New Social Engineering Attacks: Cyber Security Unveils Defense Strategies Against Vishing & AI Voice Impersonation!

隨著語音網釣(Vishing)與AI語音偽冒攻擊急劇增加,企業資安防護已不能僅限於電子郵件。本文深入探討網路社交工程的最新趨勢、新型態攻擊案例與影響,並提供多面向的資安防禦策略。從郵件安全、終端防護、雲端網路安全、憑證加密到升級版社交工程演練與資安培訓,【影響資安】助您全面強化數位防護力,有效應對日益複雜的資安威脅,保障企業資產與營運連續性。立即了解如何建構全方位防線,識破所有通訊管道陷阱!   文章目錄   第一章:社交工程攻擊的演進與現況 1.1 傳統釣魚攻擊的局限與進化 1.2 揭開語音網釣(Vishing)的神秘面紗 1.3 AI 語音偽冒:讓詐騙「聲」歷其境 第二章:為何傳統資安防線不再足夠? 2.1 電子郵件不再是單一入口:多管道攻擊的挑戰 2.2 人性弱點的持續利用:社交工程的核心 2.3 企業社交工程演練的盲點與轉型需求 第三章:新型態社交工程攻擊的案例分析與影響 3.1 知名企業深偽攻擊案例解析 3.2 AI 語音詐騙造成的實際經濟損失 3.3 攻擊對企業品牌聲譽與營運連續性的衝擊 第四章:建構全方位數位防護力:策略與解決方案 4.1 從「被動修補」到「主動預防」:資安思維的轉變 4.2 技術層面的多維度防禦:強化通訊管道安全 4.2.1 郵件安全與進階威脅防護 4.2.2 終端設備的安全強化 4.2.3 網路與雲端基礎設施的防護 4.2.4 憑證與網站加密的重要性 4.3 人員層面的意識強化與訓練 4.3.1 社交工程演練的再升級 4.3.2 資安教育訓練的常態化與客製化 4.4 持續監測與風險評估:弱點掃描與滲透測試 第五章:常見問題解答 (FAQ) 結語:影響資安,您的數位防護力夥伴     第一章:社交工程攻擊的演進與現況 在數位轉型的浪潮下,企業資安威脅的面貌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演變。傳統的電子郵件釣魚攻擊已不再是唯一的威脅,隨著語音網釣(Vishing)、簡訊網釣(Smishing)以及結合人工智慧(AI)語音偽冒技術的興起,社交工程攻擊正全面升級,企圖從企業最脆弱的一環——「人」——發動攻擊。本文旨在深入剖析當前社交工程攻擊的最新趨勢,特別是語音與AI偽冒技術帶來的挑戰,並強調企業資安意識強化與防護措施必須擴及所有通訊管道的重要性。我們將探討如何透過專業的資安服務與策略,從技術、流程到人員層面,建構全方位的數位防護力,以應對這些日益複雜且具高度欺騙性的資安威脅。 […]

麥當勞資安漏洞驚天爆!弱密碼如何引發6400萬筆個資危機? | McDonald’s Data Breach: How Weak Passwords Exposed 64M Records?

麥當勞資安漏洞驚天爆!弱密碼如何引發6400萬筆個資危機? | McDonald’s Data Breach: How Weak Passwords Exposed 64M Records?

文章目錄大綱 前言摘要 引爆點:麥當勞 McHire 資安漏洞事件始末 2.1 事件概述:6400 萬筆個資危機 2.2 漏洞發現者:伊恩・卡羅爾的洞察 2.3 AI 聊天機器人「Olivia」的異常與觸發點 弱密碼:資安防線上的致命破口 3.1 什麼是弱密碼?為何如此危險? 3.1.1 弱密碼的定義與常見形式 3.1.2 攻擊手法:暴力破解與字典攻擊 3.2 人性弱點:資安鏈中最脆弱的一環 3.3 強化密碼策略:從個人到企業的必要之舉 3.3.1 複雜度與長度要求 3.3.2 多重身份驗證 (MFA) 的重要性 3.3.3 密碼管理工具的應用 API 漏洞:現代應用程式的隱形殺手 4.1 什麼是 API?(名詞釋義:餐廳服務生) 4.2 麥當勞事件中的 API 漏洞:「PUT /api/lead/cem-xhr」 4.3 常見 API 資安風險與 OWASP API Security Top 10 4.3.1 斷裂的物件層級授權 (BOLA) 4.3.2 […]

中華電信憑證失信任:揭秘巨量資料外洩與國家級駭客威脅全貌Chunghwa Telecom Certificate Distrust: Unveiling Massive Data Breaches & State-Sponsored Cyber Threats

中華電信憑證失信任:揭秘巨量資料外洩與國家級駭客威脅全貌Chunghwa Telecom Certificate Distrust: Unveiling Massive Data Breaches & State-Sponsored Cyber Threats

本文入剖析2025年6月重大資安事件:中華電信憑證失信任、超大規模資料外洩、以伊戰事引發的網路攻擊,以及中國駭客持續威脅。本月報提供專業洞察,涵蓋憑證合規、數據主權、社交工程等議題,並探討勒索贖金通報、生成式AI防禦等最新趨勢。了解如何透過EDR/XDR、雲端防護、郵件安全、資安檢測與社交工程演練等全面解決方案,強化企業數位防護力,有效應對當前與未來的複雜資安挑戰。立即獲取專業指引,提升您的資安韌性。   文章目錄   數位信任的基石動搖:中華電信憑證信任危機始末 1.1 事件概述:Chrome 瀏覽器不再信任中華電信憑證 1.2 衝擊範圍:從中華電信到全民生關鍵產業 1.3 憑證撤銷深層原因探析:不合規與誠信問題 1.4 專業應對策略與啟示:重塑數位信任鏈 數據海嘯:超大規模資料外洩事件警鐘長鳴 2.1 「未受保護資料庫」:數十億筆用戶記錄的曝險 2.2 駭客的「資料庫管理術」:更有效率的數據竊取 2.3 數據保護:從個資法到「數據主權」思維 地緣政治下的網路戰線:以伊衝突引發的網路攻擊潮 3.1 銀行與加密貨幣交易所淪為目標:金融領域的資安脆弱性 3.2 「Predatory Sparrow」:地緣政治與網路戰的交織 3.3 借鏡與省思:金融機構如何強化網路韌性 各行各業資安事件頻傳:警示企業防護刻不容緩 4.1 臺灣上市櫃公司:資安事件透明度提升與實質衝擊 4.2 國際品牌與服務業:從資料外洩到服務中斷 4.3 加密貨幣交易所:新型態金融機構的資安脆弱性 4.4 社交工程:最薄弱的人性防線 國家級駭客的陰影:中國駭客攻擊的持續威脅 5.1 零點擊漏洞與政要攻擊:高價值目標的鎖定 5.2 電信與媒體業:關鍵基礎設施與資訊安全 5.3 網路犯罪生態系:亞太地區電商與支付業的隱憂 資安防禦新動向:監管、標準與技術的演進 6.1 勒索軟體贖金通報強制化:透明化下的治理 6.2 駭客組織命名對照指引:提升資安情報交流效率 6.3 AWS 身分安全與生成式 AI 防禦新進展 […]

何謂零信任?顛覆傳統邊界安全的資安思維:企業數位轉型下,構建主動防禦的基石

何謂零信任?顛覆傳統邊界安全的資安思維:企業數位轉型下,構建主動防禦的基石

想了解零信任機制如何運作?本文深入解析零信任安全模型的三大核心原則:「假設所有流量都是威脅」、「最低權限存取」與「持續監控」。探索其部署關鍵支柱、優勢與挑戰,並結合【影響資安】的專業服務,涵蓋身份管理、EDR/XDR、雲端網路安全與滲透測試,助您打造從「不信任」開始的數位防護網,強化企業在雲端與遠端辦公環境下的資安韌性 文章目錄大綱   第一章:零信任安全模型:從「不信任」開始 1.1 何謂零信任?顛覆傳統邊界安全的資安思維 1.2 為何傳統邊界防禦已不足夠? 第二章:零信任運作的核心原則:永不信任,持續驗證 2.1 原則一:假設所有網路流量隨時都是威脅 2.2 原則二:強制執行最低權限的存取權 2.3 原則三:隨時監控與持續驗證 第三章:零信任模型的部署與實踐路徑 3.1 零信任架構的關鍵支柱 3.2 導入零信任的策略考量與挑戰應對 第四章:零信任模型帶來的關鍵優勢與挑戰 4.1 核心優勢:提升可視性、降低風險、強化靈活性 4.2 實施挑戰:一致性、生產力與長期維護 第五章:零信任與企業資安服務的整合:影響資安的解決方案 5.1 身份與存取管理 (IAM):零信任的基石 5.2 端點防護 (EDR/XDR):持續監控與驗證的實踐 5.3 網路與雲端安全:實現微切分與流量隔離 5.4 安全測試與風險評估:持續強化零信任態勢 第六章:零信任安全模型的常見問題解答 (FAQ) 結語:影響資安,助您擁抱零信任,構築新世代數位防線   在雲端化、行動化與遠端工作的趨勢下,企業的傳統網路邊界日益模糊。資安威脅不再僅來自外部,內部風險與橫向移動攻擊成為新常態。傳統「圍牆式」的資安防禦思維已無法有效應對。在此背景下,「零信任」(Zero Trust) 安全模型應運而生,它徹底顛覆了「內部網路可信任」的傳統假設,提出「永不信任,持續驗證」(Never Trust, Always Verify) 的核心理念。本文將深入探討零信任機制的運作原理、三大核心原則、部署考量、關鍵優勢與挑戰,並探討企業如何透過整合資安服務,將零信任理念轉化為堅實的數位防護力,以應對當前與未來的複雜資安威脅。   第一章:零信任安全模型:從「不信任」開始   1.1 何謂零信任?顛覆傳統邊界安全的資安思維   「零信任」(Zero Trust) […]

企業資安為何關鍵?從網路攻擊到數位防護,提升業務韌性刻不容緩! Why is Enterprise Cybersecurity Critical? From Cyberattacks to Digital Defense, Enhancing Business Resilience is Urgent!

企業資安為何關鍵?從網路攻擊到數位防護,提升業務韌性刻不容緩! Why is Enterprise Cybersecurity Critical? From Cyberattacks to Digital Defense, Enhancing Business Resilience is Urgent!

深入了解在數位時代中,為何有效的網路安全對企業至關重要。本篇文章將揭示網路攻擊對企業營運與財務的深遠影響,引用 Gartner、Statista 等權威數據,剖析勒索軟體、DDoS 攻擊、網路釣魚等常見威脅。了解如何透過雲端防護、EDR/XDR 終端安全、SSL 網站加密、郵件安全、弱點掃描、滲透測試及社交工程演練等多層次防禦,打造堅不可摧的數位防護力。探索零信任架構、AI 應用與供應鏈安全的未來趨勢,助您建立客戶信任,符合法規要求,確保業務連續性與品牌聲譽。立即提升企業資安意識,掌握數位轉型下的競爭優勢!     文章目錄大綱   第一章:網路攻擊的現況與企業面臨的嚴峻挑戰 1.1 網路攻擊的頻率與規模 1.2 網路攻擊對企業的財務衝擊 1.3 網路攻擊對企業營運的業務衝擊 1.4 常見的網路威脅類型與其定義 第二章:為什麼有效的網路安全對企業至關重要 2.1 保護企業核心資產與數據 2.2 維持業務連續性與韌性 2.3 建立客戶信任與維護品牌聲譽 2.4 符合法規要求與避免法律風險 2.5 應對不斷演變的威脅環境 第三章:影響資安的全面防護策略與服務 3.1 雲端與網路基礎設施防護 3.2 終端設備與數據安全 3.3 網站與通訊安全 3.4 威脅偵測與弱點管理 3.5 人員意識與風險管理 第四章:建立堅固網路安全防線的關鍵要素 4.1 從風險評估到資安策略規劃 4.2 技術、流程與人員的整合 4.3 持續監控與事件回應 4.4 協力廠商風險管理 第五章:企業資安的未來趨勢與展望 5.1 AI 在網路安全中的應用 […]

您的帳密安全嗎?揭露暴力破解、憑證填充與重用風險,終極防護指南! Is Your Password Safe? Unveiling Brute Force, Credential Stuffing & Reuse Risks: The Ultimate Defense Guide!

您的帳密安全嗎?揭露暴力破解、憑證填充與重用風險,終極防護指南! Is Your Password Safe? Unveiling Brute Force, Credential Stuffing & Reuse Risks: The Ultimate Defense Guide!

數位化的浪潮中,個人與企業的帳號安全已成為不可忽視的基石。然而,「帳號被盜」的事件層出不窮,這絕非偶然,而是網路攻擊者利用「暴力破解」與「帳號密碼重用」這兩種常見手法所導致的必然結果。本篇文章將深入探討這兩種攻擊模式的原理、它們所帶來的嚴峻資安危機,並旁徵博引國際權威機構的數據與觀點,提供企業與個人建立堅固「數位防護力」的全面策略,從技術防禦、意識提升到應變機制,確保數位資產的安全。 文章目錄大綱 數位身分危機:帳號安全的當代挑戰 攻擊手法揭密:暴力破解(Brute Force Attack) 原理與運作模式 常見的暴力破解變種 案例分析與現實衝擊 隱形風險:帳號密碼重用(Credential Reuse) 重用習慣的根源與危害 資料外洩(Data Breach)的推波助瀾 憑證填充(Credential Stuffing)攻擊 為什麼您會成為受害者?綜合風險因素分析 弱密碼與密碼管理不當 缺乏多因子驗證機制 釣魚與社交工程陷阱 系統與軟體漏洞 建立堅實防線:全面數位防護策略 強化密碼策略與管理 密碼複雜度與長度 密碼管理工具的應用 導入多因子驗證(MFA) MFA 的原理與優勢 不同類型的 MFA 實作 主動偵測與防禦 終端防護的重要性 郵件安全網關的必要性 持續的弱點掃描與滲透測試 提升資安意識與教育訓練 社交工程演練的價值 員工資安培訓 雲端與網路基礎設施防護 Web 應用防火牆 (WAF) DDoS 防禦 常見問答 (FAQ) Q1:忘記複雜密碼怎麼辦? Q2:我的公司規模小,也需要這麼全面的資安防護嗎? Q3:除了技術防護,個人還可以怎麼做來保護帳號? Q4:如何知道自己的帳號密碼是否已經外洩? Q5:SSL 憑證對帳號安全有幫助嗎? 總結:從被動應變到主動防禦 關於影響資安:您的數位防護夥伴   […]

旅遊旺季詐騙猖獗!網銀、訂房網釣魚陷阱全解析,你中招了嗎? | Holiday Season Scams: Online Banking & Booking Phishing Traps Revealed!

旅遊旺季詐騙猖獗!網銀、訂房網釣魚陷阱全解析,你中招了嗎? | Holiday Season Scams: Online Banking & Booking Phishing Traps Revealed!

旅遊旺季網路詐騙頻傳,假冒網銀、訂房網的釣魚手法日益精巧。本文深度解析信用卡盜刷、帳密外洩等詐騙案例,詳述釣魚攻擊類型與辨識技巧,並引用 Statista、Gartner 數據揭示其衝擊。提供個人資安指南與企業級多層次防護策略,涵蓋郵件安全、EDR/XDR、SSL 憑證、弱點掃描、社交工程演練等。了解【影響資安】如何以設計思維與客製化服務,助您打造堅實「數位防護力」,全面抵禦網路詐騙威脅。 文章目錄大綱 前言摘要 詐騙新常態:網銀與訂房網釣魚詐騙案例解析 2.1 訂房網站詐騙:一點連結就盜刷 2.2 偽冒網銀釣魚郵件:帳密失守危機 2.3 詐騙手法演進:從廣撒網到精準攻擊 釣魚詐騙 (Phishing) 名詞釋義與攻擊機制 3.1 什麼是釣魚詐騙?(名詞釋義:偽裝的誘餌) 3.2 釣魚攻擊的常見類型 3.2.1 電子郵件釣魚 (Email Phishing) 3.2.2 簡訊釣魚 (Smishing) 3.2.3 語音釣魚 (Vishing) 3.2.4 魚叉式網路釣魚 (Spear Phishing) 與鯨釣 (Whaling) 3.3 釣魚網站的技術特徵與偽裝術 網路詐騙對個人與企業的深遠衝擊 4.1 對個人的衝擊:財產損失、信用受損與心理陰影 4.2 對企業的衝擊:聲譽、財務與法律責任 4.2.1 品牌信任度與客戶流失 4.2.2 鉅額罰款與法律訴訟 4.2.3 營運中斷與復原成本 個人防護指南:提升資安意識,識破詐騙伎倆 5.1 警惕可疑連結與附件 5.2 仔細核對發件人與網址 5.3 […]

資安漏洞全面剖析: LV個資外洩警鐘響起!您的企業資安漏洞危機四伏嗎?Comprehensive Cyber Vulnerability Analysis: LV Data Breach Rings Alarm! Is Your Enterprise at Risk from Cyber Vulnerabilities?

資安漏洞全面剖析: LV個資外洩警鐘響起!您的企業資安漏洞危機四伏嗎?Comprehensive Cyber Vulnerability Analysis: LV Data Breach Rings Alarm! Is Your Enterprise at Risk from Cyber Vulnerabilities?

  數位時代下,資安漏洞已成為企業難以迴避的嚴峻挑戰。從近期精品品牌路易威登(LV)台灣分公司遭受駭客入侵,導致全球會員個資外洩事件,不僅凸顯了高價值個資的誘惑力,更暴露了企業在面對複雜且不斷演進的網路威脅時,可能存在的防禦盲區。本文旨在從LV事件出發,以專業論述與資料佐證,深入解析常見資安漏洞類型、攻擊手法,並提出一套全面的資安防護策略,涵蓋雲端與端點安全、數據加密、弱點管理、人員資安意識提升,以及零信任架構等前瞻性思維。我們將引用Gartner、Statista等權威機構的數據,探討資安趨勢與挑戰,並透過名詞釋義,讓艱澀的資安概念變得淺顯易懂。   文章目錄大綱   第一章:資安漏洞的真實面貌:從LV個資外洩事件談起 1.1 LV事件始末與影響 1.2 受影響資料類型與範圍 1.3 高價值個資的風險剖析 第二章:深入解析:常見資安漏洞類型與攻擊手法 2.1 系統與應用程式漏洞:駭客的入門磚 2.2 人為因素漏洞:社交工程與內部威脅的詭計 2.3 網路基礎設施漏洞:防線的薄弱環節 第三章:資安防護策略:從預防到應變的全方位佈局 3.1 多層次防禦體系建構:築起數位長城 3.1.1 雲端與網路邊界防護 3.1.2 端點安全與威脅偵測 3.1.3 數據加密與傳輸安全 3.1.4 資安檢測與弱點管理 3.1.5 人員資安意識提升與訓練 3.2 資安事件應變與復原計畫:化危機為轉機 第四章:企業資安挑戰與未來趨勢:前瞻性的防禦視野 4.1 AI與自動化在資安中的應用:雙面刃的挑戰與機遇 4.2 合規性與法規要求:資安治理的基石 4.3 零信任架構:從「永不信任,始終驗證」出發 第五章:常見問題解答 5.1 常見問題解答 (FAQ) 結論:打造數位防護力,共創安全未來 品牌介紹與CTA   第一章:資安漏洞的真實面貌:從LV個資外洩事件談起   1.1 LV事件始末與影響   近期,全球精品巨擘路易威登(Louis Vuitton, […]

行動支付資安風險揭密!強化街口支付與台灣電子支付安全:Gartner、Google數據佐證Mobile Payment Cybersecurity Risks Revealed! Fortifying Jko Pay & Taiwan E-Payment Security: Backed by Gartner, Google Data

行動支付資安風險揭密!強化街口支付與台灣電子支付安全:Gartner、Google數據佐證Mobile Payment Cybersecurity Risks Revealed! Fortifying Jko Pay & Taiwan E-Payment Security: Backed by Gartner, Google Data

隨著智慧型手機普及與數位化轉型的浪潮席捲全球,行動支付已不再是新鮮詞彙,而是我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台灣,以街口支付為代表的各式行動支付工具,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變著民眾的消費習慣與金融行為。然而,這股便利性背後,隱藏著日益嚴峻的資安威脅。從惡意軟體、網路釣魚,到供應鏈攻擊、內部威脅,駭客們的手法不斷翻新,旨在竊取用戶數據、金融資產乃至於破壞系統穩定。 本篇深度解析文章,旨在為讀者全面剖析台灣行動支付生態系的資安現況,從技術層面深入探討其面臨的挑戰,並援引國際權威機構(如 Gartner、Google 官方、Statista)的最新數據與產業白皮書,佐證其關鍵性。我們將詳細闡釋行動支付的運作機制、潛在風險點,並提出一整套從前端用戶行為到後端系統架構的全面性資安防禦策略,包括多因子驗證、端點防護、雲端安全、交易監控、以及資安意識教育等,旨在構築一道堅不可摧的數位防線。文章中亦將自然融入專業名詞的淺顯解釋,並結合實際案例與【影響資安】的服務內容,期盼能提升大眾對行動支付資安的認知,共同守護數位金融的健全發展。   文章目錄大綱   一、 行動支付的崛起:便利性與資安挑戰的共生 1.1 台灣行動支付市場概況:街口支付的案例分析 1.2 行動支付運作原理淺談:錢包、支付閘道與區塊鏈技術應用 1.3 便利性背後的潛在資安風險 二、 行動支付資安威脅的多元面向 2.1 用戶端威脅:惡意APP、網路釣魚與社交工程 2.2 傳輸與通訊威脅:中間人攻擊與SSL/TLS安全 2.3 伺服器與後端系統威脅:資料庫漏洞、API安全與雲端安全 2.4 供應鏈與第三方合作夥伴風險 2.5 內部威脅與人為疏失 三、 構築堅實防線:行動支付的關鍵資安防禦策略 3.1 多因子驗證(MFA)與生物辨識技術的應用 3.2 端點安全(Endpoint Security):EDR / XDR 的重要性 3.3 網路層防護:DDoS、WAF 與防火牆 3.4 雲端安全(Cloud Security)與資料加密 3.5 應用程式安全:弱點掃描、滲透測試與原始碼分析 3.6 郵件安全與防釣魚機制 3.7 持續性監控與事件回應計畫 3.8 資安意識教育與社交工程演練 四、 台灣行動支付市場的競合與挑戰 4.1 電子支付:從帳戶到生態系的深度經營 […]

2025 年企業資安採購前必讀的終極指南!別再傻傻分不清楚!一張圖看懂 EDR、MDR、XDR 的核心功能與最佳適用情境!EDR vs. MDR vs. XDR: A C-Level Guide to Advanced Threat Detection and Response.

2025 年企業資安採購前必讀的終極指南!別再傻傻分不清楚!一張圖看懂 EDR、MDR、XDR 的核心功能與最佳適用情境!EDR vs. MDR vs. XDR: A C-Level Guide to Advanced Threat Detection and Response.

  在數位轉型浪潮下,網路攻擊手法日新月異,傳統的防毒軟體與防火牆早已不足以應對層出不窮的進階持續性威脅(APT)。於是,三個縮寫字母頻繁地出現在資安主管的視野中:EDR、MDR、XDR。它們都承諾提供更強大的威脅偵測與應變能力,但其核心功能、運作模式與適用對象卻有天壤之別。許多企業決策者因此感到困惑:我到底需要哪一個?它們之間是取代還是互補關係? 本文將為您徹底釐清這三個概念的異同。我們將從 EDR(端點偵測與應變) 的基礎出發,解釋它如何成為現代端點防護的基石。接著,我們將探討 MDR(託管式偵測與應變) 如何透過「服務」的形式,為缺乏專業人力的企業提供 7×24 的專家級守護。最後,我們將深入解析被 Gartner 譽為「資安未來」的 XDR(擴展式偵測與應變),看它如何打破資安孤島,實現跨越多個安全層的統一視圖與自動化協同作戰。透過生活化的比喻、清晰的比較表格與明確的適用情境分析,本文將成為您在規劃次世代資安藍圖時,最清晰、最實用的採購指南。   一、EDR (Endpoint Detection and Response):端點的貼身保全   1.1 什麼是 EDR? EDR (Endpoint Detection and Response),中文譯為「端點偵測與應變」,是一種專注於保護「端點」安全的解決方案。這裡的端點 (Endpoint) 指的是任何連接到企業網路的終端設備,例如:員工的筆記型電腦、桌上型電腦、伺服器、智慧型手機等。 您可以將傳統防毒軟體(Antivirus, AV)想像成一個「訪客登記員」,它主要根據一份已知的「黑名單」(病毒碼)來判斷訪客(檔案)是否為壞人。而 EDR 則是一位訓練有素的「貼身保全」,它不僅有黑名單,更重要的是,它會持續監控端點上發生的所有活動,並利用更智慧的方式來揪出意圖不軌的威脅。   1.2 EDR 的核心功能 一個成熟的 EDR 解決方案通常具備以下四大核心能力: 持續監控與數據收集:EDR 會在端點上安裝一個輕量級的代理程式(Agent),這個代理程式會像行車記錄器一樣,7×24 小時不間斷地記錄下端點上的各種活動,例如:檔案創建、程序執行、網路連線、登錄檔修改等。這些原始數據(遙測資料, Telemetry)會被傳送到後台進行分析。 進階威脅偵測:EDR 的強大之處在於它不只依賴病毒碼。它會利用多種先進技術來分析收集到的數據,揪出可疑行為。 行為分析 (Behavioral Analysis): 分析一連串的操作是否符合惡意軟體的行為模式(例如,一個 Word 文件開啟後,竟然開始加密硬碟檔案)。 機器學習 (Machine Learning): […]